【科研落地】中大醫學院研新技術治難辨梭菌 配合AI成功率達九成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3/11/16 13:06

最後更新: 2023/11/16 18:51

分享:

分享:

(左二)醫管局微生物移植服務統籌、威爾斯親王醫院內科及藥物冶療學系副顧問醫生雷諾信,(右二)中大助理院長(發展)兼裘槎醫學科學教授黃秀娟(右一)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。(梁凱婷攝)

中大醫學院藉創新香港研發平台(InnoHK)資助研發專利技術「Mozaic」,利用人工智能(AI)技術提升腸道微生態移植(FMT)成效,將治療難辨梭菌感染的成功率增至9成。中大指,患者由10月1日起已可直接或經轉介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接受治療,盼日後推展至全港公營醫院。

最新影片推介

Mozaic技術利用內視鏡,在患者腸道深處注射FMT溶液,移植健康人士菌群到其體內,並藉AI分析多種微生物群及其基因,醫管局微生物移植服務統籌、威爾斯親王醫院內科及藥物冶療學系副顧問醫生雷諾信表示,Mozaic能作為平台藉AI為患者篩選捐贈者及進行配對,「提供個人化選擇」,以致將治療難辨梭菌感染的成功率增至9成;對比以傳統抗生素及普通FMT治療難辨梭菌感染成功率只有分別58%及4至8成。

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(發展)兼裘槎醫學科學教授黃秀娟亦解釋,傳統抗生素治療會將腸道好菌一併殺死,復發率達35%,因此形容新技術為「重建腸道微生態的魔法」。

中大醫學院與醫管局合作,治療轄下醫院患難治或復發性難辨梭菌感染病人;上月初起於威爾斯親王醫院試行,並擬明年第1、2季擴至屯門醫院及瑪嘉烈醫院。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表示,是次首次將本地大學科研成功落地,患者目前可直接或經轉介到威院接受治療,並期望待醫院聯網轄下更多腸胃科醫生接受訓練,確保治療穩定及安全性後,將技術推展至全港公營醫院網絡;這樣能將住院時間縮短約14日,從而節省約14萬元醫療成本。他又期望,將香港打造成腸道微生態創新醫療產業的亞太區龍頭,並將有關科技以藥丸膠囊方式推展至大灣區。

本港難辨梭菌感染發病率持續上升,中大指,以威院為例,現時平均每月約有15至20宗新增個案;去年整體受感染人數已超過3,600宗;其中長者、慢性疾病、炎症性腸病或經常服用抗生素人士屬高危群組。中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葉碧瑤則表示,患者會出現發燒、肚痛、肚瀉,嚴重可致排便出血。

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記者:梁凱婷